三分之二女婴出生就有宫颈糜烂

本文已影响1.9W人 

 2/3女婴出生就有宫颈糜烂,这是真的吗?妈妈们肯定都不会相信的,怎么可能呢,孩子刚出生,怎么可能患有宫颈糜烂呢?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

一出生就"糜烂"?

如果允许医生检查婴儿的宫颈,将会发现很大一部分女婴一出生时就有宫颈"糜烂"!而且,出生时宫颈"糜烂"率能达到2/3,以后逐渐降到1/3。跟女婴相对的是绝经期后的妇女,她们基本上就没有宫颈"糜烂"。

三分之二女婴出生就有宫颈糜烂

因为宫颈"糜烂"跟人体的激素状态有关,出生时婴儿受母体激素的影响;而绝经之后,体内激素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促使了宫颈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生理性的。

上述所谓宫颈"糜烂",指的是子宫颈暴露于阴道中的表面潮红湿润,正常的多层鳞状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取代,可以透过上皮看到上皮下的血管,所以呈现红色,显得好像局部"烂"掉了一样。在很早以前,古医家认为那是鳞状上皮腐蚀坏掉了,被简单的柱状上皮取代,故而称之为"糜烂"。

现代医学对宫颈"糜烂"的认识并不幼稚,随例翻翻百年前的妇科教科书,都能看到作者对宫颈"糜烂"的正确理解与描述。原来所谓"糜烂"并不是真的糜烂,而是柱状上皮在宫颈的异位,也因此,在学界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宫项糜烂是不适当的术语,而应该代之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早在百年前,医生就认识到,没有症状的宫颈"糜烂"是不需要治疗的。

因此,所谓宫颈糜烂,就是在女性体内激素激增时候(刚出生时、月经来潮时、受孕时)发生的正常"应激"反应。在成年女性中,宫颈糜烂的发生率极高,达到1/3左右,而累计一生发生宫颈"糜烂"的几率,可能超过50%。

相应地,人体在这种情况下又具有天然的恢复正常结构的趋势,也就是说,宫颈"糜烂"会"自愈",一年内自愈率为45%,暴露在阴道里的表面会被鳞状上皮取代。这一个过程耗时较长,短者数月,长者数年。

 治不治?有无症状是关键

宫颈"糜烂"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是否有症状,没有症状的宫颈"糜烂"是绝对不需要治疗的,更不要说开刀了。北京大学医院的刘春兰医生等人在2010年发表的研究也显示所谓的糜烂分级跟细菌感染也没有关系。

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在有症状的妇女中,针对衣原体感染进行排查,使用阴道镜对潜在的增生进行细胞学检查,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如果性伴侣有艾滋病,则需要考虑进行治疗。

国内医生往往提供一系列的糜烂原因,包括清洁卫生习惯、性生活以及慢性宫颈炎。这些因素似是而非,在宫颈"糜烂"的成因上作用不大,无非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在学术界广为认可的原因有二,一是生产过程对宫颈的破坏损伤,二是服用口服避孕药造成的激素状态改变。归根结底,是柱状上皮在激素的作用下增生能力超过鳞状上皮所致。

如果有相关症状,难以忍受,而宫颈"糜烂"多年不愈,则需要考虑进行治疗,治疗的最常见方式是手术破坏柱状上皮,以此激发附近的上皮增生覆盖损伤部位,从而加速自愈过程。

破坏柱状上皮不外乎通过灼烧与冷冻两种方式。所谓超声、微波、电波、LEEP、激光等都是利用灼烧的方式进行破坏。无论是哪种方式,破坏柱状上皮的手术都是微创或者轻创手术,是极为简单的。手术方式的优劣,不在于哪种方式治愈率更高,而在于哪种方式并发症最少,即使从并发症角度比较,优势都不明显,最终取决于哪种方式更划算。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