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育多给予刺激好吗?需要什么样的刺激呢?

本文已影响2.09W人 

如果不是孩子需要的刺激就没有效果为了使大脑发育需要给予刺激,那么是不是刺激越多越好呢?比如,为了培养孩子的乐感,有的妈妈一整天都在放音乐给孩子听。有的幼儿培训让1岁左右的幼儿每天看识字卡片,力求让他们会读。

婴儿想听音乐的时候正好有喜欢的音乐放给自己听,他们会想“这音乐不错啊”,自然深深刻在心里。另外,平时经常接触图画书的孩子知道文字世界的魅力,他们想读的时候从小就可以接受这种图画书的刺激,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像这种符合孩子自身的探究心的刺激可以成为一种最理想的体验,对大脑的发育非常有益。但是,如果不是孩子喜欢的刺激而大量给予,不仅白白浪费不起作用,而且有时还会有害处。
不好的刺激太多会成为发育的障碍有这样的例子。一个孩子的父母都是舞蹈老师,出生后就一直成长在舞蹈教室里,经常待到夜里11点多,可以说浸染在音乐环境中,但是,这个孩子却渐渐地变成了无反应的孩子。
让他吃饭他自己也不显得有食欲,不会高兴地笑,也不会伤心地哭。

接受孩子父母咨询的时候我问了他们很多,我觉得他们在孩子的基本护理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也许他们没有充分敏锐地接收孩子发出的各种信息。孩子可能由此认为即使发出讯号也没有意义,于是婴儿对非出所愿而听到的音乐的过剩刺激产生了过剩的防卫,他对外界的单方面刺激拒绝作出反应,在生理上也形成了这种防卫构造。

孩子发育多给予刺激好吗?需要什么样的刺激呢?

人类的亲子交流是建立在丰富互动上的感情交流。孩子是否需要,直接接触他立刻就会明白。
如果孩子不需要的刺激给得太多,就会造成孩子的无力感。
前边提到的孩子改变了生活环境,约一年以后,他的表情已经变得比以前丰富多了。
观察孩子需要什么刺激这东西并不是给谁都同样多就好。孩子不是机器人。就算按照指南书上写的给,也不一定每个孩子都会出现同样的效果。
每个孩子所需的刺激的内容和数量是不同的,因人而异给予所需才是最重要的。关键要了解孩子是否在想“我要跟妈妈交流”“我想探索点新东西”,与孩子经常接触的妈妈、爸爸,还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保育员应该最明白这一点。
当你想培养孩子的心智和能力的时候,一定要确认孩子是否需要。如果在正好适当的时间给予孩子正好适当数量的刺激,这对孩子大脑的顺利发育非常有益。
不过,真正的早期教育应该是在家庭中,在与爸爸妈妈的接触中进行的。
这里说的“教育”是帮助孩子发育的意思。这种细致地帮助孩子的心灵、大脑、身体发育的早期教育与期待孩子尽快成才的所谓“早期教育”是不同的。
前边我说到的很多事情,比如照顾婴儿的时候温柔地对他说话,睡觉前给他读图画书,磨人的时候给他唱摇篮曲,等等,这些都可以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做。
还有,如果婴儿有探索欲望,就让他多多体验,不要掐掉孩子好奇心的萌芽,在不损害他的自主性前提下,在后边支持和帮助他。这些都是孩子将来学习和运动的重要基础。
这才是真正的早期教育,如果这些做好了,孩子上学以后会自觉地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积极性的孩子。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