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宝的便便,看宝宝健康!

本文已影响1.47W人 

最近,很多妈妈咨询关于宝宝腹泻的问题,妈妈们觉得只要宝宝便便发生变化就是腹泻了,其实呢,不一定哦!便便是宝宝健康的一个晴雨表,我们可以根据便便的颜色,状态判断宝宝的病情!

婴幼儿的正常大便,除了新生婴儿之外,颜色均为黄色或淡黄色,外形为软长条或膏状,均匀一致,不带脓血、粘液、泡沫。与此相反,患病后孩子的粪便就会有所变化。家长应善于观察和比较,从中发现问题并且尽快加以解决。

新生儿胎便——墨绿色

刚生下来的宝宝,出生后6-12小时会拉出墨绿色胎便。胎便通常没有臭味、状态黏稠、颜色近墨绿色,主要由胎内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分泌物等组成。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早产儿排胎便的时间有时会有所推迟,主要和早产儿肠蠕动功能较差或孩子进食延迟有关。

过渡期大便——黄绿色

待排净胎便,向正常大便过渡时的大便呈黄绿色。多数新生儿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现这一阶段,然后逐渐进入黄色的正常阶段。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新生儿喂养开始的时间和摄入奶量会直接影响过渡便出现和持续的时间。若开奶延迟过渡便出现的时间也会推迟。

吃辅食后的大便——颜色较暗

宝宝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随着宝宝辅食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宝宝便性开始慢慢接近成人,开始变得颜色较暗。有时会与食物颜色有关,妈妈未必为之担心。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吃较多蔬菜、水果的宝宝,大便会较蓬松。如果是鱼、肉、奶、蛋类吃得较多的孩子,因为蛋白质消化使然,大便就会比较臭。

从宝宝的便便,看宝宝健康!

坏“臭臭”擒拿记

1、新生儿24小时不排便:

如果足月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都没有排出胎便。这就要足够引起新手妈妈们的重视,并建议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应对措施:请医生检查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

2、新生儿灰白便:

宝宝从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没有黄色,但小便呈黄色。

应对措施:赶快就医,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胆道梗阻所致。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3、豆腐渣便:

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

应对措施: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状,需到医院就诊。

4、绿色稀便:

粪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黏液状。

应对措施:往往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这种大便也称“饥饿性大便”这时只要给足营养,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5、油性大便:

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

应对措施: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儿,需要适当增加糖分或暂时改服低脂奶等。

6、蛋花汤样大便:

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

应对措施:多见于吃奶粉的宝宝。如为母乳喂养则应继续,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如为混合或人工喂养,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可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将奶配稀些。

7、臭鸡蛋便:

大便闻起来像臭鸡蛋一样。

应对措施:宝宝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应注意配奶浓度、进食是否过量,可适当稀释奶液。如果已经给孩子添加辅食,可以考虑暂时停止添加此类辅食,等宝宝大便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添加。

8、水便分离:

粪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与粪便分离,且排便次数和量有所增多。

应对措施:这是病态的表现,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等疾病。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并应注意宝宝用具的消毒。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