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营养的几大误区

本文已影响2.54K人 

 婴儿营养一定要均衡,不要以为这个对宝宝就一直给宝宝吃,这个对宝宝不好,就一点也不给宝宝吃,到时候你会发现宝宝这个太多,那个太好了,那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宝宝营养的几个误区吧。

 误区1 血红素铁的摄入过少

宝宝营养的几大误区

专家分析

缺铁性贫血是婴儿时期的多发病,主要是由于铁缺乏引起。在婴幼儿体内,铁的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食物。食物中的铁有两个来源,一种是血红素铁,它来自于含动物蛋白质高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动物血和鱼等,这些食物不仅含铁量高,而且在吸收过程中不受膳食中其他食物的影响;另一种是非血红素铁,它来自于蔬菜、谷物、赤豆等植物性食物。目前在宝宝的喂养中,家长喜欢给宝宝吃鱼、虾(虾的铁含量较低),觉得肉类不易烹调,宝宝嚼不动,不易消化,以致血红素铁的摄入不足,同时也会减少非血红素铁的吸收。

纠正

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除了要鼓励母乳喂养(母乳中的铁吸收率高)、4个月后要添加有强化的营养米粉外,在6个月后应逐渐添加肝泥、肉泥以增加血红素铁,也要同时补充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橙子、猕猴桃、草莓等,最好在饭后立即吃,促进铁吸收的效果才会更好。

 误区2 辅食添加无关紧要

专家分析

在4~6个月时,单纯的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已不能满足小儿生长需要,必须添加含有大量小儿生长所需的营养素,同时又能适应其消化能力的泥糊状食物作为辅食。然而长期以来,家长对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母乳喂养的宝宝到八九个月时还没有建立喂泥糊状食品的习惯。不及时进食泥糊状食物,不但无法使宝宝得到全面的营养,而且由于4~6个月是婴儿促进咀嚼功能和味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延迟添加泥糊状食物会使婴儿缺乏咀嚼的适应刺激,使咀嚼功能发育延缓或咀嚼功能低下,引起喂养困难,从而易产生语言发育迟缓、认知不良、操作智商偏低等现象。

纠正

我们鼓励给4~6个月的婴儿添加泥糊状食品,首选是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强化的营养米粉。要用小匙喂,只要每天坚持,经过10次左右宝宝都能学会吃米粉。同时要保证泥糊状食品的质量,逐渐添加不同颜色、不同味道和不同质地的食物,如蛋黄、菜泥、果泥、鱼泥、肝泥、肉泥等来刺激宝宝的味觉,同时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误区3 食物的种类不用过多

专家分析

许多家长不重视小儿食物种类的多样化和烹调方法,给宝宝的食物种类过于单调,如每天给宝宝吃青菜、鱼和蛋黄。有的家长每天将菜粉、鱼粉和肝粉拌在米粉中,使宝宝不能分辨不同食物的味道和质地。久而久之,宝宝不仅得不到全面的营养,也不愿意接受新食物,甚至会引起排食和偏食。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物含有全部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只有通过进食多种食物才能得到全面的营养。

纠正

妈妈在做菜的时候可以变化多种花样,养成宝宝吃各种食物的习惯。1岁以后的幼儿每天至少应该吃到10种以上的食物,以后可逐渐增加到30种。可以将许多种类的食物合在一起吃,如炒三鲜:将土豆、白菜、肉类切成小丁一起炒。

误区4 低脂食品百利而无一弊

专家分析

如果从儿童时代就开始吃低脂肪食品,成年后得心脏病的危险会减少,因而低脂肪食品一度畅销不衰。然而,长期让少儿吃低脂肪食品,会使他们患“营养不良综合症”,严重妨碍少儿的生长、发育。据不久前的一项调查表明:吃低脂肪食物的儿童占我国儿童总数的1/10,他们缺乏足够的维生素B1、烟酸、核黄素等营养物质。某市儿童医院的统计表明,全市1万多名营养缺乏的儿童中,30%是长期吃低脂肪食品所致。

纠正

荤素食物要搭配吃,不要只给宝宝吃水果蔬菜、低脂牛奶等,要适当搭配肉类、蛋类,可在中午进餐时给宝宝提供适当的肉类和蛋类。

 误区5 保健品越多越好

专家分析

许多家长怕饮食中的营养成分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或多或少都会买些营养品或补品给宝宝吃,如西洋参、白木耳、桂圆、蜂乳等,认为这些食品是补药,会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其实,这些营养补品的营养价值并不高,更有些补品还含有激素,有引起儿童性早熟的可能。也有些家长总是担心宝宝缺这缺那而给宝宝“恶补”,如给宝宝吃了鱼肝油,同时又吃多种维生素,吃了钙粉又吃多种矿物质的增补剂,造成某种营养素摄入过多或营养素之间比例失调,对宝宝身体发育十分不利。

纠正

在吃任何保健品之前要先了解宝宝身体的状况,如通过静脉血测定体内矿物质的情况,证实的确是某种元素缺乏才能给予补充,并且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其实,药补不如食补,只要保持平衡的膳食,就能保证基本的营养平衡。而且通过食物得到的各种营养素,即使过量也能通过身体的调控作用而达到平衡,很少引起中毒。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